追根溯源 箐箐我校
  • 浏览:430 评论:0 人



  • 南京工程学院是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学校是全国高等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服务特需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主要起草单位,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改革首批试点高校。[1]
    学校由两所分别隶属于原国家机械部和原国家电力部的国家示范性高工专——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和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于2000年合并组建而成,2001年,原隶属于国家核工业部的南京工业学校并入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已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的高等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等。

    截至2016年8月,学校占地面积近3000亩,各类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26亿元,教学科研设备总值5亿多元。全日制在校生2.5万多人,其中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近200人。



    院系设置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 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 、自动化学院、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学院、数理部、体育部等18 个二级学院(部)并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和民办二级学院——康尼学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8月,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5万多人,其中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近200人。全校教职员工1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多人,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占比 49.45%。学校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江苏省教学名师3人,江苏省“333工程”青年学术带头人13 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10人,省级学术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4个,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青蓝工程” 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选37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8月,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16个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计划”,两大类专业入选教育部CDIO教育模式改革试点,省级以上重点建设专业占比达42%,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学校已成为国家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江苏省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学校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江苏省精品(优秀)课程(群)11门,国家级精品教材5部,省部级精品教材13部,主编出版特色系列教材318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85部,入选数量在江苏省高校(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排名第三,在全国同类高校排名第一;学校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2007 年,学校连续8年获江苏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8月,学校建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5个,省级优秀学科梯队4个。
    交流合作
    学校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办学的力度,在加强同国内高校、企业交流合作的同时,积极拓宽渠道加强同国外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了与国外高校、企业间多层次的国 际合作交流关系。截至2016年8月,学校先后与德国、英国、爱尔兰、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 10 所高校建立了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关系。19世纪 80 年代,学校就与德国康斯坦茨工业技术大学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互派。2004年以来,学校又先后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爱尔兰都柏林格林菲斯学院等高校就学分互认等问题达成一致,按照“2 + 2”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联合办学,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辟了国际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
    科研机构
    截至2016年8月,学校建有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首批江苏高校“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

    科研成果
    2005-2007年,学校共承担包括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 495 项,科研经费到款 1.63 亿元,2007 年,实现科研经费到款 5896 万元。2007 年,产业销售总额达到 4.5 亿元。“十五”以来,产业依靠学校的支撑,充分发挥产学合作的优势和产业园区的科技孵化功能,申请并获批准专利项目61个,获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 3 项,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3 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
    截至2015年7月,学校有科技产业 7 个,其中,中国最大的轨道交通门系统高新技术企业——南京康尼新技术有限公司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并被南京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企业,另有两家企业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
    2010年,校办产业销售总额已超过10亿。
    2012年,校办产业销售总额近12亿元,名列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前15位。
    校企合作
    南京工程学院多年来,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十分注重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先后与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台湾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共建了形式多样的实验室、实验中心或培训中心,以“学以致用”为校训,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特色,不断探索与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工程基础实验与训练中心是学校的直属教学单位,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共建实验室、实验中心。截止2008年,学校先后与八家企业进行九个项目的合作,合作协议总计9730.20万元。已建成的实验室有:GE-Fanuc自动化系统集成实验室、三菱电机自动化实验室、西门子先进自动化示范实验中心、博世力士乐机电一体化实验中心、三菱电机激光加工机实验室、威诺斯汉数控机床实习中心、斯沃数控仿真实验室等,硬软件设备资产总值约为8840.05万元。



    [